:188-0372-2636
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新型手術器械不斷在臨床治療中嶄露頭角。作為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關鍵環節,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滅菌工作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2017年6月1日,國家衛生行業強制標準WS310-2016正式施行。手術器械清洗滅菌的全過程有幾個重要環節?各有什么要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醫院內日常手術器械的清洗與消毒滅菌工作。
1.提倡機械清洗
理由:采用專用設備或試劑評價清洗效果,我國4年監測結果顯示機械清洗優于手動清洗。機械清洗的再現性很好,特別是對于看不見的管腔機器。對于一些特殊的器具,例如內窺鏡,用經過驗證的清洗機清洗,效果更可靠。
清洗機種類:通用單腔全自動清洗機、通用長龍全自動清洗機、專用清洗消毒機(內窺鏡、口腔、血透、床單位等)、減壓沸騰清洗機、真空超聲波清洗機減壓沸騰清洗機的原理)低氣壓污水可在常溫下沸騰,耐高溫復雜的器具、管腔器具、管腔器具
弊端:壓力變化較大,部分儀器可能有潛在的破壞作用。有鈍化風險(特別是針對銳器);難以完全清洗管腔中央部位的盲點;脈動壓力變化較大,需要考慮儀器的固定問題。
2.清洗水
飲用水、軟水(軟水)、純凈水。至少是飲用水,沖洗水是去離子水或軟化水。例如:內窺鏡的漂洗水每100ml低于10 cfu,但目前很多醫院不符合這一要求,不是指標過高,而是醫院在日常工作中關注了過多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雖然沒有關注內毒素,也沒有提到標準,但內毒素可能是手術器械清洗遲緩導致術后高熱的原因之一。目前消毒供應中心集中供應,如果不能及時供應,集中供應可能失敗,因此集中供應與手術室和相關科室聯動,不能實行8小時工作制。
3.洗滌劑
沒有清洗劑標準,請關注清洗效果和安全性。
腐蝕性低;具有除去金屬離子的作用;一定要低泡,符合醫院內使用要求;對于難以清洗或無法立即清洗的器具,請使用保濕劑或前處理劑。
保濕劑:手術后沖洗,噴灑在醫療器械表面,減慢污垢干燥速度的制劑。
預處理劑:除保濕作用外,還具有抗菌、有機物分解、醫療器械保護等作用的復合化學劑。
4.預處理
手術結束后馬上進行。密閉處理后的器具有助于維持保濕、抗菌效果,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的風險。